下,想要尋找煤炭也非常困難,就算伐木,也非常不容易。
在追擊松贊干布潰兵的第十五天,距離邏些城還有三百餘里的時候,唐軍將領開始出現了明顯的分歧。
以張大象、郭慶為首的將領主張見好就收,這場大勝,唐軍各軍最差的也撈到了數千上萬隻首級,升官發財對於他們將領來說,已經足夠了。
關鍵是張大象和郭慶都是大唐元勛開國二代,作為二代,太能幹了也不見得是好事,他們必須考慮更為深層次的問題。
要說在場的這些將領,誰不知道趁他命要他命的道理,他們這些年都活在狗身上了。
不是不知道,關鍵的關鍵是他們需要考慮
至於李福、秦將其以及竇孝慈則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在這個時候,楊天保的態度就非常重要了。
李靖望著楊天保道「三郎,你有什麼打算?」
「我?」
楊天保沉默的拿出一張略寫版的輿圖,他指著輿圖道「吐蕃土地貧瘠,勉強可以稱富裕的地方有三個,第一就是雅隆河谷,其次是我們所在的孫波茹,再次者在昌都一帶!」
其實,這些話,這些道理誰不懂?
楊天保說到這裡,嘆了口氣道「你們有什麼目的,什麼想法,都隨你們,我是不擒到松贊干布,絕對不收兵!」
李靖莞爾一笑道「那就這麼定了,張大象、郭慶,你們二人各自率先本部人馬,與各軍傷兵、俘虜,先行撤退,我們繼續追擊。」
李靖與楊天保考慮的問題角度又不同,李靖考慮的是戰略層面的,比如補給。
貞觀八年十二月七日,楊天保所部與薛叔玉所部五萬大軍在邏些南東北的那木錯湖湖畔會師,薛叔玉向楊天保匯報「蘇毗軍與吐蕃潰兵打了兩仗,並且與薛叔玉爆發了激烈的戰鬥,關鍵是松贊干不在軍中。
貞觀八年十二月初九,李靖率領唐軍兩萬餘人馬,進駐邏些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