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還站得較遠,這機器實在太過壯觀,重工業的華山之巔,如果說五軸數控是工業母機,這玩意兒堪稱工業父機,最早是米國人搞出來的,在1893年就成功造出,德國是1902年,蘇連是1935年,到二戰結束之後蘇連總共4台,而米國已經有10台之多。
華國方面,1961年建成第一台,目前全國也總共只有4台的量。
這兩台搞回去,賣兩個億都算便宜的。
可這也太難搞了吧?
林嶺東得仰著脖子去看,卻是越看越難受。
想法是好的,可這玩意兒實在太大了,工程量也太大了,想要成功回國太過艱難。
看到設備了,林嶺東卻高興不起來,緊皺著眉頭問:「這東西,到底有多重?」
「2672噸。」洛可夫斯基準確的回道。
林嶺東抹了下額頭,得將手攏著眼睛去看:「怎麼會這麼重?」
洛可夫斯基回道:「這個,這個我們也沒辦法,這是技術要求決定的,已經是烏拉爾重機廠最新一代的產品了,老款的4000多噸,這一款整機高24.7米,三梁四柱,這四條立柱直徑1米,長18米,鑄鐵加210不鏽鋼,每條就110噸重,光4條腿加起來就500多噸。」
洛可夫斯基指著腿的頂部:「這上面的螺絲都12噸重。」
「還有這三條橫樑,每根有300噸重,再加6個工作缸,已經算是很輕的配置了,最高能達到16000噸的壓力,壓鑄400噸超大鑄件。」
林嶺東渾身難受,回頭看著蘇希霍夫:「這可怎麼拆呀?」
客戶是現成的,可怎麼拆呀?
蘇希霍夫極其乾脆,看向洛可夫斯基:「問你呢,說啊。」
兩人看來是早有勾結,洛可夫斯基回道:「從頭開始拆,先拆機蓋和缸體,再把立柱拆下來,安裝還是很方便的,就是人手需要得有一些多,時間要長一些,你們最好把買家找過來,順便給他們培訓一下。」
林嶺東看了一眼蘇希霍夫,稍稍好過了一些,他真怕蘇希霍夫什麼都不懂,聽風就是雨,什麼都沒安排,這一趟就幾乎白跑。
有人接招就不怕。
眼前這一台,嚴格來說已不算很精尖了,蘇連有好幾十台之多,最大的已經突破15000噸,除此之外,還有兩個超級大傢伙,蘇連還有兩台7.5萬噸模型鍛造液壓機,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巨無霸,12缸六梁八柱,整機高50多米,整機重2萬多噸,那玩意兒才是給再多錢都買不到。
自由鍛造水壓機,模型鍛造液壓機,重工業的兩大核心裝備,蘇連比米國還豪橫一些,米國的模鍛液壓機只有5萬噸的壓力,在大型客機上,蘇連比米國還高出一籌,造出了世界上的最大的安225和安124運輸機。
而華國方面,分別是1.2萬噸自由鍛造水壓機,和3萬噸模型鍛造液壓機,華國的重工也是非常強的,3萬噸模鍛已經是亞州最大,造船工業也是亞州之最,到了後世更一舉建造8萬噸模鍛液壓機,1.8萬噸水壓機,雙雙突破世界紀錄,在這個基礎上成為全球第一造船大國,造出40萬噸超大貨輪。
唯一的缺點,是數量太少了。
這兩台能夠成功回國,那算是立了大功,這可馬虎不得,工程量也不可小窺,這裡面部件太多,沒有圖紙和設備工程師,想完全拆卸再安裝完成,簡直是不可能的。
這麼大的設備,又不可能整機運回去。
吊裝這一塊兒就辦不到。
「你需要多少人,多長時間?」林嶺東問。
洛可夫斯基:「我這邊人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