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1章:錯綜複雜的局面  春秋大領主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公元前539年的諸侯還沒有深切地領教到什麼叫成王敗寇,他們因為身上的血統而感到驕傲,認定哪怕過得再慘也是一名人上人,歷經再大的失敗只要一時肯低頭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而當前的歲月,有姓氏還真的就是人上之人,沒姓沒氏的那一批人才是路邊野草一般的存在。

    不太好多說些什麼,有姓氏的人也不是平白得來,他們的祖輩一定是幹了什麼,活得比其餘另外那些人成功,才使子孫後代得到蒙蔭。

    祖上打拼,後代享福,其實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不能算是一種過錯。

    沒有辦法當上「二代」過享福的日子,努力成為「一代」給子孫留資本,應該是這樣的想法才對,也顯得足夠勵志。

    有人能力的人無法使才能得到伸展,獲得與之能力匹配的身份地位,才是一種錯誤。

    春秋時代有阻斷普通人的向上通道嗎?並沒有完全阻斷,只是普通人的向上會是一種無比緩慢的過程,源於知識壟斷的關係也很少有普通人可以翻身。

    只是時代已經在改變,子產那種忽悠人的不算,齊國不完整的變法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漢國將會成為第一個給予普羅大眾改變自己命運機會的國家。

    韓起是地地道道的春秋人,認定自己的姓氏就是輸得起的資本,不是他的想法錯了,其實是沒有真切感受到時代帶來的變化,人依然活在過去。

    不獨獨有韓起有那樣的想法,老牌貴族的想法都是那樣,尤其以各諸侯最為根深蒂固。

    沒有呂武來給諸侯們上一課,類似於勾踐有「臥薪嘗膽」機會的戰敗諸侯真心不要太多,之所以勾踐最為有名,無外乎就是勾踐將復仇的事業給辦成了而已。

    漢國獲得韓國三分之二城邑向東進行了擴張,荀國向西吞了韓國三分之一的城邑,使得韓國進入到名存實亡的階段。

    如果不是韓起還活著,手頭也有四個「師」左右的兵力,其實已經能夠斷定韓國滅亡了。

    四個「師」左右的兵力是韓起保證國祚延續的資本,要讓他攻下「虎牢」再回去收復失地,困難度不是一般的高。


    「漢王並無歸還城邑誠意。」韓起無法理解,心裡有不小的怨氣。

    話說,要有什麼誠意啊?

    韓起現在有呂武想要的什麼嗎?光是接受戰敗的事實,就是誠意咯?

    換作漢軍奪占的城邑遭遇到韓人強烈的反抗,韓起用接受戰敗割讓城邑來討回一部分城邑,倒是有那麼點說法。

    為什麼?挺簡單的。

    韓人想反抗,結果是君王接受了戰敗的事實,將城邑割讓給了漢國,等於也就將他們拋棄。君王都把自己拋棄了,還反抗個什麼鬼。

    這個就是為什麼一些戰勝國明明攻占了某國全境,又或是有能力去攻占某個國家全部的領土,願意接受對方承認戰敗再割讓土地的原因,純粹就是為了消除新增疆域的當地人的反抗意識。

    韓起不知道一點,也就是呂武曾經考慮過讓韓須上位,建立一個傀儡朝廷再慢慢將韓國吞吃個乾乾淨淨。

    建立傀儡朝廷是楚國的慣用手法,也就是公元前六百多年就在諸夏出現這種玩法,並不是一些「公知」、「叫獸」宣傳的歐羅巴給世界各國的政客上了一課,教聰明的什麼玩意之類。

    某些人吧?他們自己跪下也就罷了,胡說八道之前能不能查閱一下史書呢?

    韓起在某種程度上真的要感謝中行吳。

    沒有中行吳對韓國的城邑下手,說不定呂武就讓韓須上位,一下子讓還活著的韓起變成「太上皇」了。

    不過吧,韓起現在恨中行吳不得好死,眼見呂武不按套路,偏偏要想辦法聯絡上中行吳,嘗試一下聯合荀國奪回被漢國占去的城邑。

    至於說中行吳控制韓國的城邑?目前中行吳還讓那些城邑飄著韓國的旗幟,暫時沒有進行實際的吞併。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相關:  超神學院的宇宙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漢血  席捲天下  大明永樂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秦之帝國再起    漫威魔法事件簿  快穿之信我有糖吃  陳天陽蘇沐雨  我每周隨機一個新職業  我乃捉鬼大師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同類最熱
搜"春秋大領主"
360搜"春秋大領主"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