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前在草原長大,加上各種小說、自媒體視頻的轟炸,阿歷克斯對於遊牧民族的各種制度不算太陌生,但是知道具體的框架和知道怎麼運行,完全是兩個概念。
按照他的規劃,遼國的南北兩院制度是最適合的。可問題是具體怎麼運行?
北院管理契丹和奚族部落,並且按照遊牧習慣四時奈缽。可維斯特洛有四季嗎?
八旗制度一度譽為冷兵器時代最好的軍事制度,阿歷克斯對其具體劃分也算了解。可結合部落的現狀後發現,除了將部下分為八部、明確中層指揮體系外,其他的根本沒有參考價值。
指揮和等級制度不用細說。按照前世的普遍說法,八旗是一個集社會組織與軍事體制於一體的狩獵組織,強悍之處在於旗兵戰時為軍、平時皆民。
聽起來讓人不明覺厲,可阿歷克斯仔細琢磨後發現,這特麼簡直就是廢話。現在的多斯拉克人不也是這種狀態嗎?
秦國的耕而後戰?漢朝的『士不教不得征』?隋唐府兵制?甚至三國魏晉盛行的屯田兵不也是這樣嗎?為什麼八旗制度這麼強?就因為他們是野性未斂的漁獵民族?
直到他不經意間路過一處殘破的羊人聚落,發現數十個拉札林人如同奴隸一般,被兩個普通多斯拉克人肆意欺凌卻不敢絲毫反抗,這才反應過來。八旗真正強大之處在賞賜制度。
八旗並不是純粹的遊牧民族,他們戰鬥力強悍的根本可能在於各種掠奪和賞賜。換句話說是豐厚的物質獎勵,讓他們可以完全脫離生產,只訓練戰鬥和殺戮技藝。
數百萬遼東人被敲骨吸髓式的壓榨,讓旗兵衣食無憂、並且在戰鬥時武裝到牙齒,這才是根本原因所在,但是史書顯然是不能這麼寫的。
旗兵剛開始是為了拼命,不然活不下去。贏了之後發現對方『不堪一擊』,而且殺得越厲害上面賞賜越多,加上從軍事到生活全覆蓋的、具有絕對統治權利的中高層,這才盛極一時。
等到入關後八旗各種圈地,生活水平提高,從後面開始逐漸少了拼命的勁頭,戰鬥力也就急轉直下。因此到了中後期,扛鼎的成了苦寒之地的披甲人,以及還處於原始生存環境的索倫人。等到晚晴時期,索倫人和東北漁獵民族折騰的差不多、幾近滅種,結果早就被磨滅了大部分血性的漠南蒙古騎兵都成了中流砥柱。
讓阿歷克斯現在學著八旗制度賞賜土地、奴隸和各種財產,拉札地區貌似也不夠分的,而且他也不想剛開始就大肆獎賞、分封。這籠子打開後期可不容易收緊。
可以借鑑的,只有八旗制度對各種戰術、裝備的重視運用以及各旗主對旗人具有的絕對的生殺予奪大權。這會極大提高各旗主的權威,提高士兵們的執行力。而君主只需要保證各旗主的忠誠度就可以完美掌控全軍,也因此早期的旗主大多都是皇室血脈。
從進入拉札地區就開始思考,直到現在阿歷克斯才發現,真正適合的還是最原始的匈奴兩翼制和蒙古的怯薛、行省制度結合起來的南北兩院制度。
也就是說,遊牧地區用怯薛制,將最強大戰士集結起來成為侍衛親軍,從中挑選、培養優秀人才任命為中高層軍官和行政官員,然後將其餘的多斯拉克人分為左右兩翼,分別由親信擔任萬戶。
農耕地區則使用流官制度,絕不進行分封、或者只進行少量的分封,任命類似總督的職位進行管理,定期輪換、防止做大。
用強大的直屬中央軍壓制北院,再用北院強大的軍事力量壓制南院,反過來用南院的經濟實力供養北院。
除此之外,北院的軍事力量不能隨意亂竄。要把他們的牧場固定在某個區域,並建立聚落安置老弱,從親衛中派遣官員去管理,萬戶只負責戰爭和軍事,司法權也要單獨剝離出來,由專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