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時此刻。
看著面前一臉好奇寶寶的于敏,徐雲的神色卻不由微微一愣。
過了片刻。
他的小心臟仿佛被人重重的揪了一下,一股熱流瞬間從他的脖子直衝耳後,呼吸都隨之出現了片刻的停滯。
媽耶?!
我tmd聽到了啥?
早先提及過。
原子彈這玩意兒稍微鍵盤俠一點的說,只要有充足的核材料,其實是可以通過大量試驗反覆試錯造出原子彈的。
雖然這種試錯成本會很高,但邏輯本身是沒毛病的——也就是它可以靠資源硬生生堆出來
可氫彈卻不一樣。
氫彈在構型確定之前的任何試驗都是徒勞,而構型的理論突破非常依賴極個別天才科學家的靈感閃現。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海對面的泰勒和烏拉姆兩位大佬,也是公認的海對面氫彈之父。
上世紀50年代。
就在所有核物理學家為氫彈的構型一籌莫展的時候,泰勒和烏拉姆共同發表了一篇論文,他們認為核爆產生的x射線,可能是引爆氫彈的關鍵。
因為要滿足聚變的條件,除了核爆產生的極高溫之外,還需要有高密度的聚變材料才行。
因為正常來說,核爆衝擊波會將附近所有物質炸得粉碎,根本無法形成聚變所需環境。
泰-烏認為。
如果核爆後x射線能夠先於衝擊波釋放雖然這個時間差小到以納秒計算,但這幾納秒已經足夠在氫彈材料被炸散之前,通過巧妙設計的構型將x射線的能量引發聚變。
這便是赫赫有名的t-u構型原理,同時這也是這是這兩位氫彈之父公開發表的最後一篇論文。
此後他們就再也沒有任何關於氫彈的理論或數據發表,氫彈構型被海對面列為絕密中的絕密,哪怕在2023年都依舊如此。
但另一方面。
具體的氫彈構型雖然是高度機密,可氫彈的相關理論原理還是有跡可循的。
例如氫彈的基底反應離不開三個熱核反應類型,也就是氘氘聚變、氘氚聚變和氚氚聚變。
這就像你做開水白菜,肯定需要雞肉白菜鍋爐這些材料或者設備,屬於最最基礎的問題,保密也保密不了。
可問題是光知道這三個類型壓根沒多少意義,只有確定到某個具體答案才有價值。
因為無論是氘還是氚它們都是極其珍貴的材料,在眼下這個時期製備起來實在是太困難了。
氘需要從海水中提取非常昂貴,而氚的製備只能依靠核反應堆,技術難度高出品率又低,某種意義上價值遠超等量的黃金。
海對面用的方法是修建海水提純氘的工廠,再用提取出的氘在反應堆中人工嬗變造出氚,然後做氚靶和氚束加速器進行打靶實驗,來測量輕核反應的反應截面。
這是最自然不過的步驟了,但對於如今一窮二白的兔子和幾乎為零的工業基礎來說眼下國內連最基本的電力供應都沒法保證,談何做成這種體系?
雖然國內去年就修建了一台核反應堆,但它的實質任務其實是充做原子彈的後手——如果鈾彈搞不出來,那麼這個反應堆就會提供鈈來研發鈈彈。
所以在原本歷史中,這台核反應堆直到七年後才會正式運行。
至於臨時轉職用來搞氚嘛也許八年十年可以搞定,但那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因此兔子們註定不可能沿著海對面的這套體系去復刻,它們唯一的路就是先確定氘和氚哪個更加重要,然後選定一個方向無腦莽。
這就像你買顯卡,4070ti、4080、4090都還不錯,最好的辦法就是全部買來一張張試。
可問題是你現在沒那麼多預算,那麼就只能先看各種測評,確定哪張卡性價比最高再入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