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交織,歲月匆匆。
一眨眼的功夫,時間便在歲月的畫卷里匆匆流逝。
倏忽間。
落葉紛飛,肅殺的秋天也不知不覺告別了四季的舞台。
取而代之的則是覆蓋了大地的冬日白雪,雪花飄飄,仿佛沉寂了整個人間。
但這僅僅是表象而已。
在廣袤的華夏大地上,此時依舊有人頂著風雪星辰,在為冬日後的破冰而努力著。
「徐顧問,今天還是辛苦你了。」
221基地。
二分廠。
某間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小樓外。
一位四十左右的中年人正笑吟吟的握著徐雲的手,熱情的對他與身邊的老郭說道:
「徐顧問,你又解決了我們的一個難題啊。」
「這次可多虧了有你在,如果不是你出手,我們項目組恐怕又要卡殼一段時間了。」
徐雲聞言連忙搖了搖頭,姿態放得很低:
「李教授,您言重了,我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而已。」
「我這人呢比大家要年輕一些,思維比較跳脫,所以只是運氣好想到了一些大家沒有注意到的思路罷了,我還怕您嫌棄我不夠穩重呢。」
「真正驗證思路可行性、把它落地成應用技術的還是項目組的同志們,我是不敢攬功的。」
中年人聞言笑了笑,沒有說話。
如果徐雲只是偶爾那麼一兩次能夠解決各個項目組的問題,那麼或許確實和他的思維活躍有關。
但據他所知。
徐雲目前已經解決的各個項目組難題已經超過了數十件,成功率足足接近80%,這就不是『思維跳脫』能夠解釋的了。
如今因為徐雲坐著輪椅的形象與諸葛孔明有些相似,每天又有大半時間躺在床上,基地里已經開始傳起了「臥驢先生」的外號了。
而在中年人對面。
看著中年人這一副「信你我是個傻x」的表情,徐雲忍不住在心中搖了搖頭。
他是真虛啊
沒錯,迄今為止他在很多項目組遇到的難題上都給出了合理合適的答案,但這些答案基本上都和徐雲自身的專業知識無關——畢竟他不是搞核工程的。
他的這些答案要麼是靠著相關領域的部分交集,要麼就是直接套用了項目組內某些大佬未來的成就。
簡而言之,他就是個ctrl+c和ctrl+v。
比如今天這位中年人項目組的事兒。
這位中年人叫做李恆德,海對面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如今水木大學教授,未來的華夏工程院院士,頂尖的核材料專家。
李恆德小組是在【三清】項目後被調到基地的新成員,和樓之岑屠鹿鳴他們同一批次抵達。
目前他們在221基地的項目組成員一共有9人(不包括生產工人),主要負責鋯合金包殼管材的研發問題。
鋯合金包殼管材這玩意兒是核反應堆的重要結構,在原子彈中戲份不多,但在氫彈的起爆過程中還是比較特殊的。
之所以說是特殊主要是因為鋯合金包殼管材屬於一個比較中庸的結構,定義上有些模糊。
也就是一定要有它,但技術倒沒必要多先進。
大致就有點類似後世電腦配件中的電源。
海韻振華這種頭部電源固然好,但你真要壓縮配置的話,什麼先馬啦金河田啦也都能湊合著用。
不過另一方面。
電源的品牌和價格你可以一直壓縮,但無論如何怎麼減預算,沒電源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李恆德他們小組的任務,就是最少要搞出一個乞丐版本的鋯合金包殼管材。
李恆德在抵達基地的第二天便開始進入了工作狀態,不過很快他們便在研發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