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蔭下。
看著頗有些火藥味的小牛與胡克,徐雲飛速的回憶著自己所知的歷史。
也不知是不是小牛干涉的原因,後世對於胡克的具體履歷並不詳實,基本上都是一筆帶過。
絕大多數時候提及胡克,都是跟提岳倫只是為了襯托faker一樣,只是為了誇讚或者貶低老牛。
因此一時半會兒,徐雲還真想不出啥時候小牛和胡克見過,只能自己去找線索推斷。
「1665年......胡克在格雷山姆學院做教授,他老家懷特島也在英國南邊,和林肯郡完全是兩個方向啊...還有就是下半年出版了《顯微圖象》....」
徐雲將胡克比較公開的履歷一一翻出,在腦海中逐一對比,想著想著忽然眼前一亮:
「等等,出版《顯微圖象》?」
在十七世紀的英國,科學定義權被牢牢的掌握在了皇家學會的手裡,屬於一種標準的學術壟斷。
任何人想要出版學術書籍,首先要經過學會的批准,其次則是要通過學會名下的出版社進行印刷。
而此時此刻,隸屬於英國皇家學會的出版社有且只有一個,並且恰好就在林肯郡!
想到這兒,徐雲的目標逐漸在二人身上掃動起來:
「也就是說,現在的胡克應該準備去林肯郡討論出版事宜,那他沒道理和小牛在這時候槓上啊......
額,難道是因為劍橋和牛津大學的恩怨?」
在劍橋大學讀過交換生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劍橋和牛津,作為英國最有名的兩所學院之一,它們之間的恩怨糾葛甚至可以追溯到建校之前。
牛津是泰晤士河谷地的主要城市,傳說是古代牛群涉水而過的地方,因而取名牛津(oxford)。
眾所周知。
在12世紀之前,英國其實是沒有大學的,人們都是去法國和其它歐陸國家求學。
1167年,一些學者從巴黎回國,聚集於牛津,在國王和教會的支持下,形成了現在的牛津大學。
等到了1209年,一名牛津大學的學生在練習射箭時誤殺一名婦女後逃跑,激化了和牛津市民的矛盾。
而後兩名學者和與那名學生同住的幾名同學,在未諮詢教會的情況下(教會往往會優先赦免學者)被牛津市民絞死。
進而矛盾激化,引發了學校和市民的暴力衝突。
衝突中一些師生向北逃離直至劍橋鎮,在當地教會的支持下在本地開始潛心文化學術鑽研。
由此形成了現在的劍橋大學。
因此兩座學校從一開始就有著不小的恩怨,雙方的校徽甚至都是對立的:
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的校徽上都有一本書,只是劍橋的那本書是合上的,而牛津的那本是打開的。
等到了英國內戰期間,牛津是查理一世和保皇黨的指揮部,而劍橋則是議會軍的根據地,政治上也成了對立之勢。
因此若說胡克是出於學校敵對的原因,在行進路上看到了小牛的大學校服......
那這可就是一樁很有戲劇性的事兒了。
而就在徐雲思索之際,邊上的胡克又開口了:
「小子,巴羅最近怎麼樣了?」
聽到胡克第二次提及自己老師的名字,小牛隱約明白了些什麼:
「老師身體很好,胡克先生,你們認識?」
胡克聞言,嘴角頓時揚起了一絲冷笑,配合他那佝僂的身子頗有些卡西莫夫的感覺:
「何止認識?當初我沒能拿到學士.....算了,和你這個在讀生說這些沒意義。
這樣吧,你幫我轉交個東西。」
說著胡克從身上掏出了一張紙,上面密密麻麻的記著好幾行字:
「我沒有巴羅的地址,你要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