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峰,大楚正統元年入伍,參加過五指峰之戰、挺進長沙先登營、河北會戰,榮立個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三次。
正統五年加入君衛隊,現為忠義校尉銜,一四三部裨將。」
第一撥參與攻城的任務被交到了這個名叫於峰的裨將身上。
所謂的一四三部,就是大楚第一軍四衛三部。
「西進長沙的時候,你營便是先登營,現在本將軍希望,你部也能做東進昇州的先登部。」
於峰挺直了腰杆,大聲應道。
「請大將軍放心,末將一定不辱使命!」
領了命,於峰轉身跑入軍陣中,吼道。
「架盾,攻城!」
兩千五百名士兵在於峰的率領下邁開腳步,向著坍塌的城牆豁口處發起衝鋒,得益於城牆的破碎石坡,倒是省卻了攻城器械的拖累。
豁口並不大,顯然不足以兩千五百人同時湧入,於峰只能先投入一個營。
「拿下一個橋頭堡!」
麾下校尉一句話沒說,攥著刀便帶兵沖了上去。
豁口雖然有了,可同樣宋軍也在這裡備下了一支大軍,嚴陣以待。
昇州的守城器械雖然不及東京那般種類繁多、數量巨大,但像腳踏弩、連環弩等利器絕對充裕,面對衝鋒而來的於峰部,宋軍的應對極其犀利。
數十架弩車鬆開粗大的弓弦,足有成年人小臂粗的菱刺弩箭呼嘯而出,楚軍的盾牆根本不堪一擊。
最當先的一排戰士頃刻見宛如割麥子般倒下。
破除了盾牆,便到了連環弩發揮的機會。
所謂的連環弩不是諸葛連弩那種單兵武器,更貼切的說法應該叫連環弩車。
這個被記載進《天工開物》和《武經總要》中的戰爭器械是這一時期宋軍的大殺器。
全車共有六個弩筒,內部是極其複雜的弩臂、機括系統,需要兩名宋軍用腳踏來操控才有足夠力氣帶動內部的齒輪,以此上弦發射。
每次射出便是六支兩寸粗細,一尺見長的弩箭,兩百步內穿硬甲如破紙縞。
在這如雨幕般密不透風的連環弩箭下,攻城的楚軍遭受到了巨大的阻擊。
成片成片的倒下。
甲冑被輕而易舉的射穿,鋒利的箭矢直接貫穿背心、胸腹。
巨大的傷亡讓於峰有些痛苦的閉上眼,這時身邊的參將忍不住了,說道:「將軍,兄弟們一時半會攻不進去,先撤下來吧,報告大將軍,等用火雷子炸開更大的豁口後再沖。」
於峰轉頭,兩眼通紅。
「咱們是第一軍,哪有一受挫就撤的道理,繼續攻,一個營垮掉就再投入一個營。」
身後,一名軍令官馳騁而來,向於峰傳達了駱成武的軍令。
「昇州於我大楚而言至關重要,於統一大業至關重要,自攻城時,你部要從你開始衝鋒在前,本將軍不想聽困難,更不想聽傷亡,我只希望看到捷報!」
駱成武的死命令讓於峰再無退路,眼瞅著戰局仍然不順,於峰怒極,拿掉自己腦袋上的頭盔,舉刀親自上陣。
「軍人當死於戰陣,何須馬革裹屍,兄弟們,隨我沖!」
言罷便第一個邁出衝鋒的腳步。
身後兩名參將對視,俱都咬牙,緊隨其後。
完全打亂了。
這功夫哪還有什麼指揮官,冷兵器交戰,拼的就是誰更勇,誰更不怕死。
裨將、參將帶著十幾名營級主官組成了沖陣的尖刀隊,確實激勵了軍心士氣,可並不意味著就能讓楚軍變成鐵羅漢活金剛,宋軍的箭雨還在宣洩,也還在無情的收割著生命。
「將軍小心。」
一名參將衝鋒之時不忘觀望,眼瞅著一支弩箭射向於峰,當下用力一躍,側著將後者撞到。
弩箭射穿了參將的胸甲,